[企业培训]国能包神铁路集团电务专业通信工技能提升集中培训(第一期)轨道交通系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次数:0次
2025年4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集团神朔铁路公司电务专业通信工技能提升集中培训在陕西省神木市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正式启动。本次培训由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承办,旨在全面提升包神铁路集团电务通信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助力企业通信系统运行的安全与高效。
开班仪式于4月24日上午举行,由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李国强主任主持。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教研室主任李伟副教授、专任教师邢银帅出席仪式。李国强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是企业推动岗位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参训员工珍惜学习机会,提升综合素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李伟老师代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言时强调,学校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教学资源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员工三方共赢。随后,作为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邢银帅老师就培训管理工作作简要说明。他指出,为确保培训效果,将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要求全体学员按时签到、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月24日至25日,培训由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李伟老师授课,内容涵盖思政教育、通信测试设备操作与传输系统基础。4月24日上午,培训以“思政教育”开篇,围绕职业精神、责任担当和岗位价值进行讲解,引导参训学员增强职业认同感,明确作为铁路通信岗位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通过政策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强化学员立足岗位、服务企业的思想自觉。下午课程为“场强测试仪的使用”,围绕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关键技术点展开,重点介绍其在通信信号强度测量、覆盖范围分析中的应用。李伟老师结合现场演示,帮助学员掌握测试技巧和使用规范,为后续无线系统调试打下坚实基础。
4月25日课程聚焦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上午讲授“OTN波分传输系统”,系统介绍OTN架构、波分复用原理与组网方式,重点分析该系统在铁路光传输中的高效、可靠优势。下午围绕“网络交换机与TCP/IP网络模型及传输协议”展开,详细讲解网络分层结构、数据传输流程及关键协议功能,结合铁路通信场景讲授交换机配置与网络故障排查思路,进一步提升学员对基础通信网络构建与维护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4月26日至30日,培训由西安铁路局高级技师刘攀勇老师和高级工王博老师主讲,课程紧贴岗位需求,强化实践操作,全面涵盖通信设备的维护、测试与故障处理能力培养。4月26日刘攀勇老师讲授“模块化UPS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从电源系统构成、运行特性到故障处理进行深入剖析。
4月27日课程围绕“铁路无线专用通信系统(450MHz)”与“800MHz机车同步操控”展开。刘攀勇老师重点讲解了无线调度系统结构、信道管理与信号传输路径,并通过现场设备演示系统部署与通信流程,帮助学员理解车地通信原理。课程还设置了互动操作环节,提升了学员的实操能力和故障判断水平。
4月28日的培训课程由王博老师主讲,内容聚焦“铁路无线专用通信系统(LTE-R)”及“平面调度系统与列尾通信”。课程系统讲解了LTE-R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及在列控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强调其在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平面调度与列尾通信实例,王老师通过现场模拟演示,让学员深入了解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与操作要点。
4月29日为实训课程,由刘攀勇老师主讲,重点提升学员现场操作能力。上午课程为“天馈线测试仪的使用”,详细讲解测试仪的功能原理、测试步骤及数据判读技巧,并组织学员开展实操练习,掌握通信系统中天馈线状态评估方法。下午进行“中软数调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课程,通过典型故障案例解析与现场模拟操作,强化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设备故障的诊断、分析与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实战水平。
4月30日上午,在陕西省神木市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教育培训中心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结业仪式,由李国强主任主持,邢银帅老师出席。李主任对本次为期七天的电务专业通信工技能提升集中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集团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心组织和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李主任指出,此次培训课程围绕铁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紧贴企业一线岗位需求,不仅有理论授课,还辅以实际案例讲解和现场演示,帮助参训人员夯实了技术基础,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铁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通信保障工作面临更高标准与挑战。他鼓励大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企业通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最后,邢银帅老师为此次培训中的优秀学员颁发了证书与奖品。
结业仪式在热烈、庄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此次集中培训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推动了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打造更多高质量职业培训项目,为企业提供“点对点”式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