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安徽2025年教师企业实践——轨道交通虚拟仿真与智慧运维(第一期)轨道交通系
发布时间:2025-08-10 浏览次数:0次
2025年8月4日,安徽省2025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企业实践—轨道交通虚拟仿真与智慧运维国家级培训项目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安徽高职院校的28名教师齐聚石家庄,开启了培训学习提升之旅。
8月4日上午,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四水厂校区12楼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阿莉,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轶,副主任张云龙,轨道交通系党总支书记周法军、副主任冯博出席开班典礼。

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阿莉在开班致辞中对安徽省远道而来参加本次培训的老师表示真诚的欢迎。她向大家介绍了我院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并勉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潜心钻研,通过专业淬炼与思想碰撞,切实提升师德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轨道交通系副主任冯博对本次国培项目的师资情况和课程安排做了详细说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轶对培训学员管理和考核提出明确要求。
随后,思政部主任李永生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讲座,围绕全会《决定》从经济体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解读,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特色与职业教育特点,强调了思政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使命,以及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中的关键作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明晰了在职业教育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方向和方法。

8月4日下午,轨道交通系教师李伟对“轨道交通课程思政实践-以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了讲解,以传感器课程为案例,详解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挖掘到教学方法创新,还分享了思政教学环节设计、效果评估等实践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参训教师收获颇丰,打破“专业课程只讲技术”的认知,明确了专业与思政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明晰不同教学内容对应的思政点。

8月5日上午,由南京康尼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周靖轩工程师进行“轨道车辆智能传感装置实训”理论讲解和实训操作,工程师系统讲解了轨道车辆智能传感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在车辆运行中的作用,结合轨道车辆制动、转向等系统的实际运行场景,分析了传感装置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逻辑,还强调了装置维护的安全规范与行业标准。随后,工程师现场指导,演示了传感器与车辆控制系统的联动调试,分享了实训教学中设备管理、安全防护的实操经验。参训教师不仅深化了对轨道车辆智能传感技术的理论认知,更通过实操掌握了装置拆装、调试的关键技能,明确了实训教学中理论与实操结合的要点。

8月5日下午,质量中心主任杜展作了题为“践行习总书记教书育人观 做新时代好老师”的讲座,专家点明做新时代好老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远意义。接着,从习总书记教书育人观出发,深度剖析“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等重要论述,阐述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的必要性。最后,结合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特性,分享将育人理念巧妙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案例。参训教师既深化了对总书记教书育人观的领悟,明晰了自身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责任,又学到把育人目标无缝对接专业教学的实用方法,为后续在轨道交通高职教育中践行育人观、培育合格人才筑牢了根基。

8月6日,为了学习西柏坡精神,孙翠翠老师带队前往红色圣地西柏坡。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等场所,通过珍贵史料、生动讲解,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辈在西柏坡时期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两个务必”“进京赶考”等精神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教学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在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人才的“赶考路”上勇毅前行,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参观为学员们补足了精神之钙,明确了育人方向。

8月7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甜进行“轨道交通日常运营及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的讲座。讲座旨在深入探讨轨道交通领域的日常运营和应急管理知识。理论讲解涵盖日常运营调度机制、安全规范、设备维护流程及应急管理预案体系、风险评估方法,还详解心肺复苏、除颤仪使用、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实操环节设置模拟运营突发状况场景,指导参训教师进行应急处置演练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学员们系统掌握了轨道交通运营与应急管理理论及急救知识,提升了应对实际问题的实操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素养奠定了基础。

8月8日上午,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电力机务段运用科副科长杨德龙进行题为“轨道交通机务智能检修”的讲座,围绕机务智能检修技术,讲解了智能传感、大数据分析等在轨道车辆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结合案例分析了检修流程优化与智能化设备操作要点,还分享了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方法。学员们系统掌握了智能检修的核心技术与教学思路,提升了智能检修技能,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8月8日下午,体育部老师为国培学员组织了素质拓展活动,活动设置了团队协作挑战赛等项目,旨在提升学员的团队凝聚力与沟通协作能力。过程中,学员们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在挑战中突破自我,深刻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不仅缓解了学习压力,更领悟到团队精神在教育教学及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关键作用,将把这种协作意识融入今后的教学与工作中,助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素养。

8月9日,北京电务段的王灏进行题为“铁路信号新技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和“铁路信号新技术—集中式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讲座。讲座中专家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算法,实现铁路信号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从多方面对比25HZ相敏轨道电路与97型的区别,特别强调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优势,表示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列车位置检测,增强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讲座展示了铁路信号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学员们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发,推动铁路信号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本周培训内容贴合行业前沿,教师们通过学习轨道故障、列车运行仿真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运维中的应用,深化了对行业发展与技能需求的认知,丰富了教学思路与培养经验,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设计真实场景案例以培养铁路行业所需高素质人才。
